Categories: News

[新聞] 艋舺,那個市井的台北

一直以為台北是座小資的城市,像在很多文藝電影裡看到的那樣,有些小清新,有點神經質,還有那麼一點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憂鬱。

到了台北才發現這座城市其實是多面的,可以現代也可以傳統,可以文藝也可以草根,可以光鮮時尚也可以粗礪市井,還有更多的時候,這些元素交織在一起,善惡雜糅,雅俗同歸,混合出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吸引力。

最明顯地感受到這種吸引力的地方,便是艋舺。

台北的源起

在台北的住處是萬華區的一所民宿,後來才知道,“萬華”原來就是由“艋舺”而來。

艋舺,在台灣平埔族的語言中是“獨木舟”的意思。清代閩南移民渡海來到台北,在淡水河岸聚居,原住民們乘著​​獨木舟與他們往來交易,獨木舟聚集之處就稱為“艋舺”。

如果說艋舺是台北的源起,那麼龍山寺便是這個源頭的核心。

從龍山捷運站出來,便已聞到一陣香火氣息。穿過艋舺公園,路對面就是龍山寺。一座華麗的牌樓下,​​LED顯示屏上紅色的“艋舺龍山寺”五個大字,看起來莫名喜感。有阿婆端著香花上前兜售,開始不解買來何用,到了寺中才知道,那是用來供奉神靈的。

與北方寺廟的莊嚴肅穆不同,龍山寺雕樑畫棟繁複至極,屋脊與簷角的龍鳳雕塑尤其引人注目。五彩繽紛的龍鳳,用的是一種名為剪黏的工藝。剪黏是以灰泥塑形,表面黏貼瓷片,用來作建築的裝飾。龍山寺的剪黏用玻璃片取代了瓷片,看起來更加富麗華美,審美風格與龍山寺的氣質一脈相承。這裡不太像個出世離塵的所在,更像是凡夫俗子們祈求神靈護佑的場所。香客摩肩接踵,香火旺盛名不虛傳,寺裡供奉的神祇也果然名目繁多,幾乎包含了世俗人生所有的訴求。

事實上,龍山寺在近300年的歷史中,扮演的角色遠不止一座寺廟那麼簡單。清乾隆三年,泉州三邑(晉江、惠安、南安)的移民在艋舺修建了這座寺院,為渡海而來的人們祈求家鄉神靈的庇佑。艋舺因商業而興起,龍山寺也是三邑人自行組織的商業公會所在。那時的商業公會不僅是一個經濟組織,還會負責各種公共事務,儼然一個草根的行政機構。甚至它還擁有自己的軍事力量,用以保護自己,以及爭奪地盤。

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場地盤爭奪戰發生在1853年。當時艋舺的三邑人和來自泉州同安的移民發生了一場械鬥,三邑人取得了勝利,將同安人驅逐到了大稻埕,從此壟斷了艋舺的商業。械鬥中,三邑人的指揮中心便是龍山寺。

然而故事到此並沒有結束。

後來的情節發展深具福禍相依的哲理意味:由於艋舺河沙淤積,商船們紛紛改至大稻埕停靠,伴隨著艋舺的日漸衰落,反而是同安人的大稻埕崛起成了新的商業中心。

市集與江湖

以龍山寺為核心的艋舺,對於外來的遊客來說,一直是存在於江湖傳說中的。

據說這裡魚龍混雜幫派叢生,據說這裡有著最具原始野性的叢林法則,和最蕩氣迴腸的情仇恩怨……電影《艋舺》的上映,吸引了更多遊客來到艋舺,尋訪那個傳說中的江湖。

沒有那麼深的江湖情結,沒有​​刻意去探訪電影裡的場景。從龍山寺出來,去了旁邊著名的青草巷。早期的台北瘴疫流行,命如草芥的艋舺居民,生了病只好依賴龍山寺的藥簽,寺旁的青草市集由此形成。可惜去時恰逢週日公休,只在巷口一個小攤上買了杯青草茶,名副其實青草的味道。

龍山寺附近還有一個有名的去處是東三水街市場。大棚下遍布著密密麻麻的攤點,蔬菜水果,肉類水產,還有各種生活用品,到處是忙著招攬生意的攤販,和在蔬菜堆裡挑挑揀揀的居民。不同於旅遊景點那種光鮮整潔擺滿廉價紀念品的市集,這裡雜亂的喧囂中有種真實的煙火氣。

三水街市場中還有一片特殊的二手市場,有成堆的二手衣物售賣,顧客大多是艋舺公園​​的流浪者。之前路過那個公園時,看到長廊下聚集的遊民,多少有些吃驚。心頭閃過一個想法:這些坐在長廊下賭錢買六合彩的流浪老人中,是否真的會有曾叱吒風雲的江湖大佬大隱於市?

沒有什麼燕市酒徒的奇遇。坐在市集附近的一個便當攤前,吃了份物美價廉的午餐。一張簡陋的桌子,幾個圓凳,老闆一家人忙得團團轉,食客大多是當地人,看不出與其他地方的居民有什麼區別。滿耳聽不懂的台灣閩南語,正吃著,身旁一位阿伯突然用生疏的“台普”提醒我,那個大鍋裡面有湯,不要錢的。老闆聽了也笑著說,是啊是啊,有大碗哦。

那一刻江湖遙遠,生活很近。

定格的時光

逛艋舺不能不到剝皮寮老街。

“剝皮寮”的名字,聽起來有些詭異。有一種說法是當時商船從福建運杉木來台灣,要在此處剝去樹皮,“剝皮”就是剝樹皮的意思;另一種是說這一帶曾盛行皮革業,剝的是獸皮;還有說這裡原來有名字是“北皮寮街”,因為閩南話發音與“剝皮”類似,才叫成了“剝皮寮”。

老街在老松國小南側,紅磚,黑瓦,木窗,洋樓,騎廊,時光彷彿定格在了艋舺最繁華的歲月。

據說這裡是台北保存最好的清代商圈。歷經百年歲月而得以風貌不改,原因或許只能歸於僥倖。

剝皮寮老街本是處繁華所在。日據時代,日本人因老街過於狹窄,在南側新闢了一條廣州街。老街南側的店鋪,紛紛把正門改在了廣州街的一處,這裡就成了被冷落的背街。

命運在此處又現出了神奇的逆轉。因為無人問津,這裡反而在其他地方紛紛改建時得以保存了原貌。 1945年後因為被劃為老松國小的預定地,仍舊一直未被改建。直到上世紀末台北市政府清空了街上的老屋,尚未來得及拆除,當地文史人士紛紛呼籲保留,於是剝皮寮老街又一次得以倖存。

沉寂百年的剝皮寮就這樣以一個紀念物的形式繼續留存了下來。電影《艋舺》在此取景,再一次捧紅了這條老街。街上的店鋪現在大多空置,來來往往都是慕名的遊客,在牆上懷舊的電影海報前合著影。

如今的老街上建起了一個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推門進去,一位老先生熱情地過來介紹。沿襲台灣一貫的賣萌傳統,中心的展覽全是在用卡通的形象和孩子的語言來講這條街上的老故事。太陽製本所,蜘蛛麵店,秀英茶室,呂阿昌醫師宅……每一家店舖的故事都可以聽到,還有他們各自的紀念章。對著蓋滿章的老街簡介,似乎依稀能夠還原出這條街上熙來攘往時的模樣。

樓房裡側的院子裡還有一些老遊戲的展示,跳房子,滾鐵環,跳繩……燦爛的陽光下玩上幾把久違的童年遊戲,那一刻,會覺得眼前這些百年樓厝不再是冷冰冰的古董,而是一位煥發了童心的老人,要和你聊聊年輕時有趣的事。

時尚的新生

龍山寺一帶是老台北人懷舊的古早記憶,而西門町則是年輕人的時尚天堂。

夜色中,萬年大樓霓虹閃爍,橫斜的街道彷彿迷宮,西門町同樣有著一副上世紀的樣貌,然而注意一下那些眩目的招牌,櫥窗裡的商品,刺青店,電影院,還有騎樓下穿行的年輕人,他們不再是喊叫著“意義是三小”的幫派小子,而是穿著潮流得甚至有些另類的動漫少年,來這里淘他們認為潮流的裝扮、唱片、玩具。

一樣的背景下,時尚的內容變了,這裡依舊是時尚的前沿。

西門町的地標是西門紅樓。日據時代就是繁華的街市,1945年後這裡做過劇場、書場,演過京劇、相聲、話劇。上世紀50年代的大陸文藝,60年代的西方電影,紅樓一直是台北文化的風向標。直到後來日漸沒落,幾度沉浮,終於又一次浴火重生。

在西門紅樓的那個晚上,正好趕上週末的文創市集。暖色燈光給紅樓染上了一層懷舊的​​暈影,紅磚的八角樓彷彿一張泛黃的背景圖片淡入了舞台深處。而在前檯燈火通明的所在,一群年輕人忙著售賣各自的文創作品。新與舊,過去與未來,就這麼毫無違和感地剪接在了一起。

本文來源 燕趙都市網

earth

Share
Published by
earth

Recent Posts

[新聞] 藍首長支持九二共識拚觀光 范世平:證明中客是統戰工具

〔記者林良昇/台北報導〕泛藍陣...

8 年 ago

[新聞] 旅遊限制令無效 中國祈福黨偷渡來騙

〔記者劉慶侯/台北報導〕來觀光...

8 年 ago

[新聞] 〈旅遊的滋味〉台北私房祕境──蘆洲微風運河

蘆洲微風運河位在疏洪道內,因為...

8 年 ago

[新聞] 中秋遊台北 高鐵贈票身心障

身心障礙者少有出外機會,台灣高...

8 年 ago

[新聞] 馬印首航 踩線團暢遊台北

馬來西亞馬印航空(Malind...

8 年 ago

[新聞] 〈台北都會〉台北旅遊借問站 擴大至12站

〔記者梁珮綺/台北報導〕不知道...

8 年 ago